【景泰蓝历史及发展】
2016-06-21

 



    景泰蓝正名为“铜胎掐丝珐琅”,俗名“珐蓝”,是一种在金属表面用玻光釉料进行豪华装饰的特殊的、高级的珐琅器工艺品。又习称“景泰蓝”,乃是因为在明朝景泰年间(1450~1457),无论是在器形、纹饰、色彩等方面都已达到极高的艺术水平,尤其是蓝釉料有了新的突破:淡白微绿的天蓝,如琉璃般凝重的钴蓝,以及像蓝宝石般浓郁的宝蓝,均无一例外地用来做底色,形成民族特有的艺术风格。色彩清新雅丽,给人以高贵华美的艺术享受,故而被人称之为“景泰蓝”。现在虽然各色具备,然而仍然使用以前的名字。因为景泰蓝已变为一种工艺的名称,而不是颜色的名称。

  “
    对景泰蓝的发展起源,由于现有文献记载不足,缺少早期有可靠年款的制品作为断代依据,所以专家学者多持有不同的看法,尚难以定论。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一工艺并非始于明朝景泰年间,其历史渊源可追溯到元朝或更加久远的年代。持中国本源的学者认为:历史文物可以提供一些证明,如春秋时期越王勾践剑,柄上就嵌有珐琅釉料;满城出土的汉代铜壶,壶体也用珐琅作为装饰;日本正仓院所藏的唐代银胎金掐丝珐琅镜,镜背花纹就涂饰有各色珐琅;这些反映了在中国金属工艺运用珐琅的历史是悠久的,但从严格意义来说,并不能完全证明景泰蓝独特的工艺性及景泰蓝工艺出于中国。

  
    北京是景泰蓝的发祥地,也是最为重要的产地。北京景泰蓝以典雅雄浑的造型、繁富的纹样、清丽庄重的色彩著称,给人以圆润坚实、细丽工整、金光灿烂、繁花似锦的艺术感受,成为驰名世界的传统工艺品。景泰蓝工艺的艺术特点可用形、纹、色、光四字来概括。一件精美的景泰蓝器皿,首先要有良好的造型,取决于制胎;还要有优美的装饰花纹,产生于掐金;华丽的色彩决定于蓝料的配制;辉煌的光泽完成于打磨和镀金。所以,它是具备了我国传统工艺中造型、色彩、装饰为一体的一种特种工业品。  

    景泰蓝的初盛时期是在元末明初。现在北京故宫博物院、承德避暑山庄、沈阳故宫博物院、西藏布达拉宫等都保存了不少明清时期的景泰蓝。在这些制品中,年代最早、保存较多的要数宣德年间(1426~1435)的。这一时期,景泰蓝制品技艺精湛,风格浑厚古雅,丝工纹样有力。品种有瓶、盘、碗、炉、圆盒、香熏等,后来还出现了鼎之类的欣赏品;制胎的物质材料有金、铜两种;纹样多为蕉叶、饕餮、狮戏球、西番莲和大明莲;釉色多为天蓝、宝石蓝、浅绿、深绿、红色、白色和黄色。北京故宫所藏宣德年间的番莲大碗,花形饱满、色调鲜艳、釉质坚实,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。

    到了景泰年间(1450~1457),景泰蓝工艺得到了极大发展。无论从艺术手法、制作技术、质量等方面都有了新的提高,规模远远超过前代,宫廷内的御用监(皇家厂坊)并设有专门制作景泰蓝的作坊(《日下旧闻考》)。制胎方面达到了相当的高度,胎型有方有圆,并向实用方面转化,除宣德年间胎型外,还有花、花盆、面盆、炭盆、灯、蜡台、樽、壶等器形,使景泰蓝在宫廷生活中大放异彩;题材、纹饰增多,有云鹤、火焰等表现道教、佛教内容的题材,有龙戏珠、夔龙夔凤等寓意吉祥的题材,莲纹也更加丰满,枝蔓形状活泼有层次;釉色出现了葡萄紫、翠蓝和紫红等新色,而且釉色具有内涵的亮度和纯度,放射出宝石般的光辉,尤其是蓝料的水平,以致人们用蓝色来称谓“掐丝珐琅”。而且在装饰手法上,非常注重金工的处理,在器物的顶、盖、耳、足边线等部位,多有錾活装饰。朱家缙先生这样评价这一时期的制品:“‘掐丝’整齐,‘磨光’细润,‘镀金’匀实”,是在宣德时代基础上的又一步提高。”(《文物》1960年第一期)。

    大体上说,明代的景泰蓝胎的铜质较好,多为紫铜胎,体略显厚重,故造型仿古的多,主要仿青铜所用的彩釉均为天然矿物质料,色彩深沉而逼真,红像宝石红,绿像松石绿。此时的丝掐得较粗,镀金部分金水厚。彩釉上大多有砂眼。款有“大明景泰年制”或“景泰年制”,底款,边款均有。正是在有明一代,景泰蓝工艺走向了成熟,以其绚丽多彩、富有民族气息的艺术风格而闻名于世。

    清代是景泰蓝工艺发展的又一高峰期。尤其是乾隆年间(1736~1796),景泰蓝工艺得到了空前的发展。这一时期,景泰蓝制品在皇宫内比比皆是,小到床上使用的帐钩,大到屏风,甚至高与楼齐的佛塔,以及日用品,桌椅、床榻、酒具、砚、匣、笔架、建筑装饰、宗教用品等等,无所不备。多采用的物质材料“分上、中、下三等,上等者金胎金丝,中等者银胎银丝,下等者铜胎铜丝”;掐丝技术有了大的提高,各种锦纹丝地卷曲自如,而且开始使用手摇压丝机,达到了空前的匀称精美;花鸟草虫图案更加生动多姿,龙凤图案越显刚柔相济,整体趋向精美细秀,而且出现利用文人名画掐丝的作品;釉料品种丰富,粉碎技术也有很大提高,研磨更加精细,对点润技术的提高和作品的表现力起到很大的作用,制品的砂眼也大大减少。风格上不仅继承发展了明代景泰蓝豪华、古典、雅致的民族风格,而且也开始转变为纤巧绮丽,镀金技术远胜明代,镀金厚重,越显“圆润结实,金光灿烂”。乾隆时期可谓清代掐丝珐琅的鼎盛时期。

    嘉庆初期,景泰蓝基本上保持了乾隆时期的风貌,但已经开始衰落,一直到道光年间(1821~1850),遗存的作品数量很少。但同时,具有鲜明民族风格的铜胎掐丝珐琅制品受到西方人的青睐,开始作为重要商品出口外销,这也使得珐琅工艺稍有恢复和发展,“咸丰年间,有德兴成、全兴成、天瑞堂等数家,精心研究珐琅一业,始有渐盛”(《北平珐琅工业研究》,《经济半月刊》1928年7月),在咸丰、光绪时期,景泰蓝在国际市场上已是颇有名气。在这种对外贸易经济的刺激下,除了官营珐琅作坊外,民间也纷纷开商号和店堂,诸如老天利、宝华生、静远堂、志远堂等。1904年,老天利生产的“宝鼎炉”在美国芝加哥世界博览会上获得一等奖(后又在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再次荣获一等奖)。自此,景泰蓝在国际上声誉大振,各国纷纷前往争购 ,出现一派繁荣景象。但清朝晚期的这一繁荣景象只是昙花一现,很快又进入了不景气的困境之中。

    从总体来看,清朝对景泰蓝工艺的发展还是起到很大的作用。清初景泰蓝工艺缺乏独创性,无论造型、色彩和装饰大都沿袭明代的风格;清中后期,由于宫廷皇室的奢华,对景泰蓝工艺影响很大,这时期的制品造型丰富,表现内容题材广泛,色彩也较明代丰富,可以说是景泰蓝工艺发展的一个新的纪元。但也由于景泰蓝在清中期以前大都为宫廷所供奉,所以就其造型、装饰、色彩及做工而言,总体感觉上过于繁琐、过于奢华。

    民国至解放前,由于整个国家和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时期,在这个战乱的年代,景泰蓝工艺及行业也基本上处于徘徊、低落的状态。这个时期的景泰蓝就风格而言没有什么自身的特点,沿袭的是清代的风格,而就其表现的内容而言,由于外国人的购买,所以出现了一些洋人宗教用品和百姓的日常用品。原料物质成本的提高、购买力的削弱、从业人员的急剧锐减等,都使得景泰蓝行业奄奄一息。

    解放之后,国家对整个传统工艺采取了抢救、保护和扶持的政策,也使得景泰蓝工艺迅速得到了恢复和发展。1950年6月,北京市政府成立了北京市特种工艺品公司。1951年特艺公司主持召开了特种工艺品专业会议,就景泰蓝行业的发展和产品的销售等问题进行了研讨。为了尽快恢复景泰蓝行业的生产,并规范了景泰蓝的生产制作,成立了研究制作景泰蓝的国营特艺试验厂,同时,清华大学营建系在梁思成、林徽音教授的主持下成立了一个美术小组,抢救濒于灭绝的景泰蓝。1952年,北京市第一珐琅生产合作社成立。1954年,为响应政府提出的“罗致艺人,保存技艺,培养艺徒,从根本上保护和发展首都特种工艺”的号召,又成立了北京市第二珐琅生产合作社。1956年,在社会主义工商业改造的高潮中,由42个珐琅作坊合并组成了公私合营北京珐琅厂和第三珐琅生产合作社。1958年6月,3个珐琅生产合作社合并,成立了北京景泰蓝厂。同年10月,国营景泰蓝试验厂并入公私合营北京珐琅厂,成立了国营北京市珐琅厂。1958年7月,成立了北京市工艺美术学校,并设有金属工艺专业,专门培养景泰蓝设计人员。可以说,在特种工艺美术中,景泰蓝是最早配备专业创作设计人员的行业。这一时期的景泰蓝行业获得了快速的发展,景泰蓝无论在造型和装饰纹样上,还是在色彩及艺术水平上都有了加大的发展和进步,产品质量稳定。不仅仿制了大量的历史传统产品,还创造了风格各异的新产品,如瓶、盘、罐、洗子等造型样式,花纹多以梅、菊、牡丹、月季、山茶、大地儿花鸟、大地松鹤、勾子莲等图案为主,还有多彩多姿的人物、自然风景等。釉料颜色也增加到60余种。